Day 22
昨日在大肚度過一晚,熱情的伯父在我起床前就準備好了早餐,真是令人倍感窩心,用完早餐後,我將南下前往二水火車站轉往集集線,恰巧他們也要南下至社頭,我搭了便車至社頭車站後再自行轉車。由於行程內容的規劃,我決定直接搭至最後一站車埕站,再一路往回。
二水車站是集集線的起點站,我在此購買了集集線的一日券,雀躍地在月台內等待列車的到來,星期二的集集線不是很多人,車上的空位比比皆是,我有幸坐在車頭,看著火車前進時的景色,在源泉站及集集站之間的路段有條枝繁葉茂的綠色隧道,兩旁滿是桐生茂豫的大樹,與鐵道相互平行,乘著列車賞景令人心曠神怡,若有機會下車或騎自行車一遊也是一大樂事。中間穿越數個山洞,坐在搖滾區的我頭一次看到車頭燈打在漆黑山洞中的實況,這些半圓形的隧道牆面相當工整,可想當初開鑿的辛勞與努力,我們能在數秒鐘穿越的隧道卻是他們千鎚 萬鑿而來的成果,我們應當抱持著感恩的心去享受這趟得來不易的旅程。
抵達車埕火車站後,車門才一打開,我便嗅到自由的氣味,整個開放式的火車月台,背後是一大片山頭,眼前則是依坡度發展的車埕聚落與各個觀光景點,空曠得令人想大聲呼喊,也許不遠的山頭會積極地回應我。周圍的房舍皆是由木頭建構而成,雖不及阿里山車站的古色古香,卻也多了一份純樸與悠閒之感。包括車站、遊客服務中心、酒莊及梅莊等,無一不是由木頭構成,這裡過去是由林業所興起的聚落,也因此發展出各種與林業有關的觀光景點,如林業體驗區、木桶飯餐廳、貯木池等,不勝枚舉,我順著車站前的小路上行,經過了等無旅客的商家,看到兩座高大的確基地台後,明潭發電廠位於路的盡頭,一整片碧綠的湖光山色面令人神遊,一側堤壩,一側青山,清澈的湖面不帶有任何一點人工垃圾,不斷地透出碧綠色彩,讓我在此佇立了許久,我想若真有湖中女神長駐於此,大概也無暇管遊客掉的是時下那隻最炙手可熱的智慧型手機吧。此發電廠兼具了觀光與經濟的效益,實為居民的福祉。
順著原路回到了車站的周邊,貯木池的景色同樣令人嚮往,入口處一座木質小屋供人觀賞湖景,但因目前整修中,無緣悠閒自在地坐在裡面賞景。一個巨大的木桶置於道路正中央,是木桶飯餐廳的設置,裡頭供給熱食,並用木桶作為容器,別有一番滋味。一旁則是以木頭工藝品為主的店家,提供遊客自己動手做的樂趣,而其販售的木製品做工也相當細緻,巧奪天工,令人不禁佩服大師的工藝手法,能將原本不起眼的原木賦予新的生命。遊畢了滿是木頭趣味的聚落後,接著搭車返回水里站。
水里此站著名的有董家肉圓和二坪枝仔冰。車站正前方的民生路走去可看見數家賣二坪枝仔冰的店家,而我離總店有一大段距離,無法在時間內往返。遠近馳名的董家肉圓共有三間店面,兩間位於這條路上,我選擇此時到來便是為了品嚐令大家讚不絶口的美味,其中一間今日公休,另一間則是兩點鐘開賣,我抵達時他們仍處於準備的階段,昏暗的燈光下,工作人員忙著分裝醬汁,老闆端了一盤滿是飽滿剔透的肉圓,一顆顆丟入剛點著的油鍋裡,金黃色的油鍋中冒出一顆顆氣泡,炸得肉圓霹靂啪啦作響,尚未正式營業的店面已塞了四五組顧客,多數是慕名而來的遊客和在地的熟客,牆上滿是平面媒體的採訪報導,可見這家店的名氣之響亮,角落燒著兩壼熱湯,是待肉圓的吃完後,再加入熱湯,與內餡的肉一同食用,然後我正焦急著想趕前往集集的火車,錯過了這班就得多待上一個小時,我不得不放棄那鍋熱湯,忍痛將肉圓外帶。老闆俐落地夾出一粒肉圓,剪開後再填入醬料,裝袋後還覆以報紙包裹,等候許久的我總算第一手取得熱騰騰的肉圓,我滿心歡喜,卻又擔心趕不上這班列車,一手抓著肉圓,一手拎起行囊,向路底的火車站衝去,氣喘吁吁的我早已精疲力竭,這輩子跑百米也沒有如此快速過,千鈞一髮之際,在火車抵達前一分鐘到達月台,上氣不接下氣的我進了車廂後,熱鬧的場景令我震驚,一群興奮地國小生佔據了車廂,原來是畢業旅行,這應當是我此趟旅途中遇過最熱鬧的場面,車廂中彌漫了吵嚷聲,火車就在這樣的氣氛下開到了集集車站。
集集是個南投著名的觀光小鎮,鎮上有著豐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觀,由於各景點距離都不近,也興起了騎自行車的觀光模式。然而多年前一場九二一大地震使此站受到嚴重的損害,兩年後站體原地重建完工,也將此鎮的觀光帶上另一個巔峰。下車後我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參觀車站建築,也不是租自行車準備一遊,而是找個角落雀躍地打開剛才在水里買的肉圓,外觀就如同一般的肉圓,沒有太大的特色,然而一口咬下之後,驚喜感湧現,內餡不是絞肉或碎肉,而是一大片有嚼勁的里肌肉片,不僅誠意十足,還感動萬分,然而下次有機會的話,一定要去店內品嚐它最正統的吃法,應該也不會讓我失望。
接著當然是去參觀每逢假日就聚滿遊客的集集車站,一路上幸運的我,這次終於把好運用完了,我看到的不是古樸的日式車站,而是一棟被鷹架、綠紗網、封鎖線及施工立牌層層圍住的建築,而周邊許多店家因非假日人潮不多,而未開張營業,讓我失去了許多樂趣。
來到集集這個小鎮,當然要來趟自行車之旅,否則這麼多景點用走的可能會走到天荒地老。出站後右邊的街道盡是租各式自行車的店家,我租了車,看著店家提供的遊鎮地圖逛起這個觀光小鎮。
陳列著戰機及坦克的軍史公園、書香氣息濃厚的明新書院、寓教娛樂的特有生物保育中心,集集小鎮上建設了許多廟宇,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武昌宮了,當年九二一大地震不僅摧毀了火車站,也揉碎了原本霸氣萬千的武昌宮,正殿已下陷或被屋簷壓得破碎,地面上只剩屋簷及左右兩座亭子,秀出斑斑剝落的屋瓦,牆面歪七扭八,隨處可見裸露的鋼筋水泥,殘存的建築不難看出當時天搖地動的威力,僅管如此,廟前一尊玄天上帝像沒有絲毫的損傷,屹立不搖地坐鎮於此,對比後方的尺椽片瓦,更顯出祂的威風凜凜。將其保留於此,而不翻修更新應是為此歷史留寫活生生的紀錄,也提醒著我們當年那段難以抹滅的傷痛。
田園風光亦是環鎮之旅中不容錯過的景色,綠油油稻田,蒼翠的山頭,微風吹送著自行車,沁涼之感與在關山相仿。枝繁葉茂的大樟樹拼命向外生長,遠看像是梅度莎的蛇頭,張大著爪牙撲向天空,此處設置了大眾爺祠,供民眾參拜,在在顯示了這個純樸小鎮對信仰的重視。路線終點的十三目仔窯,有著許多逗趣小物,還偽裝了一個集集至龍泉站之間的假月台,只可惜今日沒有熱鬧的人潮,顯得有點蒼涼。
回到火車站後,買了火車票餅準備送給寄宿的朋友,然而我在這個小鎮花上太多時間,也錯過最近的一班列車,天色也迅速暗了下來,月台上的電燈是周圍唯一的光源,除了我幾乎無人在此候車,淒涼孤獨感湧現。黑暗中列車緩慢駛入,上了車,一邊望著窗外的景色,一邊整理著今日的思緒。轉回西部幹線後,獨自在彰化解決了晚餐,再轉回海線的大肚站,夜晚的海線,海風陣陣吹襲,比起剛才集集站更加淒涼萬分,搭著朋友的車回到家中,結束了一日的集集線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