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17
自從得知我遠在美國的大學同學要回台灣一陣子之後,我的環島行程規劃有了劇烈的改變,原本應該是一人的孤獨之旅,在台南至嘉義這段路程變成了小型的同學會。原本找了兩三間嘉義的平價民宿,還在準備接洽的階段就得知了同學要回台,只好暫時先將它們放在一旁。
來到台南有相當多樣的傳統式早餐,一間間都是道地的台南味,而在成功大學附近的巷弄裡也有不少西式的早午餐,提供舒適的用餐空間及美味的餐點,也為府城的飲食文化注入一股新元素。我們至附近一間叫Green Olive的店家享用悠閒的早餐,藍白色系的建築給人置身在地中海的錯覺,但愉悅的用餐環境是真實的感受。結束了早餐後,原本應搭乘台鐵一站一站地前往目的地,但考慮到人數、方便性及接送的問題,決定開車一站一站拜訪,這也打破了我環島兩周來的紀錄,首次開車旅行。
昨天半夜其中一人加入隊伍後,我們與第四名成員(也就是在高雄供我住宿的同學)直接約在林鳳營車站碰面。開車前往林鳳營的一路上,正前方一台載滿壓扁保特瓶的回收車相隨,原本應該專心看路及聽導航的我們,被前方回收車不時落下的「保」物給深深吸引,如同在看3D電影時一顆顆手榴彈往你身上襲來,我們關注著暢銷飲品的排行,不斷隔著擋風玻璃在品頭論足,甚至在某個路口應當與它分道揚鑣時都差點追隨它的路線,差點回收站就變成今日的第一個參觀景點。
在林鳳營站全員到齊後,便依序造訪了林鳳營、後壁、南靖、水上及嘉義各站。林鳳營與後壁車站站體相仿,為木造建築,自然採光的大廳給人親切舒適之感,完全沒有搭車的匆忙感,而站外綠葉扶疏,更增添一股悠閒氣息。林鳳營站的廣場正在整修,難以欣賞到整個車站的全貌,而後壁站是繼九曲堂站之後,第二個給我鄉土情懷的車站,廣場一組無米樂與冠軍米的雕像徹底展現了農家風情,與木造車站形成極為相襯的景色。
相較於悠悠之情的林鳳營及後壁站,南靖站給人較深的愁惆感,高大的站體,簡僕的色調,此時刻幾乎無人進出車站,唯一較引人注意的是門外一座小型的綠色水車,原以為應該只是個裝飾物,輕輕壓了幾下,還真的有水源源不絶流出,彷佛是這個車站唯一具有活力的東西,而站外右邊的水塔,漆上了風景圖,一旁扶梯令人想直達雲端,俯瞰這片大地。不遠處的南靖糖廠是個殺時間的好去處,除了冰品販售外,還有許多復古的設施可參觀。
水上與嘉義站之間,有個極具地理指標性的景點─北回歸線,我們略過了水上車站,直接去北回歸線廣場。在這條線上向東邊沿伸,便是我數日前才去參觀的瑞穗北回歸線標誌,兩者之間有著極大的差異,瑞穗的僅是一個建築標誌,供旅客一遊,而在池上則是一個廣場,是個寓教於樂的場所,除了標誌外,室內環境提供所多天文學的相關知識。戶外的廣場,水泥地上,嵌著一顆又一顆的球體,是太陽系的行星家族,再向前走去,一座現代感十足的宮殿座落於前─北回歸線太陽館,造型如同英文字母的A,窗戶的設計像極了美國影集的智多星。裡面又分了許多區,在特定時間還有劇場播映,熱愛天文的大小朋友一定不容錯過。北回歸標誌世家排列在一旁,六代同堂的它們可謂是水上鄉開枝散葉的世家,一代比一代雄壯高大,第六代就是太陽館,倘若有第七代問世,我想應該是通到瑞穗的北回歸線標誌了吧。過完了天文知識的癮後,下一站便是不遠的嘉義火車站。
來到嘉義不能錯過的就是嘉義火雞肉飯,聽其他朋友的介紹下,到了噴水火雞肉飯,店內販賣的品項相當多元,湯類小菜應有盡有,香濃的火雞肉飯再配上隔壁有名的御香屋,真是一大享受。由於南下的同學得趕回台北,我們順道至高鐵站,正逢黃昏時分,看著晚霞及粉紅色的太陽逐漸消失,這才又回到了台南。
台南這個城市的發展相當早,也因此有許多舊式房子留存下來,近期老屋新力的活動也促使許多老舊的房舍進行改造,融入現代元素,重新開張或開放,有的復古懷舊,有的創意十足,有的氣氛滿分,喜愛這種氛圍的同學領著我們去一間wire的復古餐廳,老舊的民房,斑駁的牆面,昏黃的燈光,給人一種迷濛的感覺,在此待了一時半刻,頓時也覺得眼睛迷濛了,送走了北上的同學,明日又回到一人行動的孤獨旅程,我將前往阿里山,也是我出發前最嚮往的景點之一。